柳儀
Gurdwara Sahib Polis | 吉隆坡 | 馬來西亞🇲🇾
跟著 走街 Kaki Jelajah Warisan 的慧玲 聽 #錫克教文化導覽 ,了解其他族群的文化,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,也長了不少知識。
錫克教徒以印度 Punjab人 (發源地 Punjab,印度西北部,被譽為印度糧倉) 為主,因為宗教而變成一個民族,稱錫克人 (Sikh) 。他們血液裡留著驍勇善戰的因子,所以大多都從事著軍人的職業,而在印度海外的錫克人都會選擇保安,警衛,警察等職業。
這座位於 Jalan Polis (吉隆坡警區總部舊址) 的 Gurdwara由英殖民政府的聯邦警隊出資,於1898年建造。百年锡克廟,見證了錫克人從印度漂洋過海到馬來亞從事警察職業的移民史。當時,超過一半的警察都是錫克教徒。Gurdwara Sahib Balai Polis 是一棟由磚,混凝土和木材所建造的單層建築。裡邊有Granthi (管理寺廟的住持)宿舍,辦公室,大廚房,和兩層樓的宿舍。雖然現在警局已搬遷,但大門口外的門檻還有警察👮徽章,圍牆上還保留著警局獨有醒目的藍色油漆。
馬來亞時期的錫克警察。
圖片採自 : https://www.sikhnet.com/news/sikhs-early-history-malaysia , https://www.britishempire.co.uk/article/malayapolice.htm , https://www.nst.com.my/lifestyle/sunday-vibes/2018/11/432410/guardians-peace-keeping
Sikhs of Malaysia, a thriving community : Published on May 23, 2017
Copyright : The Star Online
錫克教信徒的禮拜場所叫謁師所 (Gurdwara),不仅对錫克教徒開放,而且對各族,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開放。進入Gurdwara 的人得脫鞋赤腳,洗手洗腳,男人需戴上頭巾帽(turban),女人頭上必須披著紗巾(chiffon)以示對神明的尊重。
錫克教,意解“門徒”,嚴格奉行一神論,主張宇宙只有一個真神,以《Guru Granth Sahib》為聖典。錫克教在1469年由 Guru Nanak (Guru 即上師的意思) 所創始,是印度教巴克提派 (Bakti) 的虔信運動和伊斯蘭教蘇菲派 (Sofie)一神論的共同基礎上所產生。錫克教提倡人人平等(反對種姓分離和性別歧視),勞動價值,信仰業報輪迴之說,反對繁複的祭祀儀式(主張簡化禮儀,沒有朝拜聖地)與偶像崇拜。從創始人 Guru Nanak 一直傳到第十代 Guru Gobind Singh 終。

錫克教創立之初,追求的是和平與崇善。當主流派聽見異議,理所當然地發出一定點異議的非主流派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壓迫。後期因為受到莫臥兒帝國的剝削與壓迫,他們被逼拿起武器,轉向了尚武與懲惡。第五代 Guru Arjan 所遭受的迫害與死亡,令第六代 Guru Hargobind 覺得不能坐以待斃,開始建立尚武制度。
而最後的上師 Guru Gobind Singh 創立了Khalsa 團契,代表純潔的團體,用以捍衛錫克教的宗教與價值,強調兄弟情誼,守望相助。經洗禮後的男信徒用上Singh** (雄獅)作為姓氏;女信徒則用Kaur (公主)為姓氏。只要通過一個“劍禮儀式”,就會成為Khalsa 成員,此後就要持守五種清淨記號(5K),即留長發(keshdhai),梳頭發(kangha),穿短褲(kachk),戴鋼鐲(Kara) - 表達永恆團結和佩匕首(khande)。
Be satisfied with what God gives you; tell your mind not to complain uselessly. -- Guru Granth Sahib
Vaisakhi 是錫克教的重要節日,通常每年4月13日或14日慶祝。對他們而言,該節日除了新年和豐收外,更標誌着錫克教Khalsa的誕生。
**錫克教徒姓 Singh,但不是所有姓 Singh 的都是錫克教徒,因為 Singh終究是個誰都能使用的姓氏。
對文化多樣性價值的一種尊敬與欣賞的態度,能促進種族和諧。我期待下一次的活動。
資料來源:慧玲口述和維基
********
走街錫克廟導覽前,活動在晴溪坊開始,兩個小時的錫克教介紹,生動有趣。知道大將書行(售賣東南亞研究以及各類二手書)在那兒嗎? 晴溪坊與書行share同一個地點。 從Maharajalela Monorail 站過天橋往左步行大概7分鐘左右。
地點 : No 136, Jalan Choo Cheng Khay, Kg. Attap, Kuala Lumpu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