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儀
在旅途,第1️⃣2️⃣個年頭
Updated: Sep 17, 2018
今天,正好踏入旅行第12年。柬埔寨的吳哥窟是開啟我旅程的首站,懵懵懂懂地,那時候的我還像只番薯。這之後,旅行像毒藥,一旦上了癮,就再也戒不掉,喜歡旅行的心💕再也回不來了。 在城市生活久了,會漸漸迷失,眼前的生活而日復一日,局限了對生活的體驗,會漸漸的變得麻木,適時的離開,喘喘氣,看看別人的世界,再回到我們的世界看自己。
“柬埔寨為中南半島之文明古國,有2000年以上之歷史。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,東北部與寮國交界,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,南部則面向暹羅灣。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,三面受丘陵與山脈環繞;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,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。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-洞里薩湖。-- 維基資料 ”
在旅途中,去跟不同城市的人說話,體驗不同的生活節奏,感受文化的力量,讚歎大自然的神奇。你會發現,原來我們生活的空間那麼的小,世界那麼的大;慢慢地你的胸扉會變得寬闊;你能接受與包容的事情變得更多;你能以感恩的心💕去對待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;你會開始反思;你不再是只井底之蛙🐸。
每一次的旅行是愉快的,去到別人的地方,我們或許會羨慕別國的天氣,別人的青山綠水等,而為什麼馬來西亞卻沒呢?但家家🏠有本難唸的經,除非真正得住了下來才能真正地了解當地的政策與困境,短短的幾天旅程只能看到你所能看到的表層,所以我還是會覺得自己的國與家是最好的,尤其是每次旅行回來後。
累積了許多飛行,蒐集了地圖上每一次風和日麗,迷失在街道的分岔路口,擁抱熱情的島嶼,留戀那壯麗山巒,品嚐了道地的美食,拍了無數照片,這樣小小的練習,一次又一次讓我們變得堅強而柔軟,微小而巨大。
這就是我的感覺與體驗。你呢?
“ 吳哥窟結合了高棉歷代廟宇建築的兩個基本的元素:立體廟山的多層方壇和平地廟宇的迴廊。吳哥窟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,層層高疊,形如金字塔,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。廟山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,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。三道迴廊象徵須彌山所在地的土、水、風;廟山周邊環繞一道護城河,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。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國遠東學院古跡維修專家莫里斯·格萊斯(Maurice Glaize)認為「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偉、布局之平衡、比例之協調、線條之優美,威風赫赫,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傑出的建築成就,而毫不遜色。」 。-- 維基資料 ”